close




 


  昨天去朋友家做瀉鹽皂,鹽的重量是油的一半,也就是以前的海鹽皂,只是鹽的種類不同,不知是幸還是不幸,無奇不有的事件又被我遇到了。




  因為我打的量是兩條1500g的皂,溶鹼的杯子不夠裝一次用的水,所以我們分兩次加水(非刻意的二次加水法),成份是80%的椰子油及20%乳油木果脂,和隨意加的超脂大豆卵磷脂。




  以往的經驗,椰子油比例高的皂會很快TRACE,二次加水之下,馬上就呈現TRACE狀,朋友問我要不要先加大豆和香精,我說好,加了。因為它TRACE一直變濃,於是加入了瀉鹽,沒想到此時居然over trace,變成馬鈴薯泥狀。




  朋友問我要不要入模,我心想沒差,反正是要自己用的,於是繼續攪拌,沒想到過一會兒,皂液又變回正常的乳狀,超神奇的。朋友說剛才那個情況是不是假TRACE,後來我仔細思考應該是,因為瀉鹽倒進皂液裡溶解會吸取溫度(導致皂液降溫),所以會TRACE更快,只是沒想到持續攪拌皂液居然會恢復原狀,這倒是個新奇的發現。




  這個發現引發我另一個點子,下次實驗過後再公布。




  不過,瀉鹽和海鹽果真不同,瀉鹽在皂液裡完全溶解了,沒有一點點顆粒。本來我們預計在它皂化三小時左右就要切皂,於是把它放在桌上等(沒有放保麗龍裡),皂液一直出水(我想是鹽的關係),我想反正沒有鹽的顆粒,就過兩天再來朋友家切皂就好。




  說實在的,這次的鹽皂不知該算是失敗還是成功?得到的教訓是如果你要加瀉鹽入皂,就不必加那麼多份量,不然真有點浪費。




  下一次要做分層皂,要試用天然食材能不能做出不會褪色的綠,請大家期待吧。


 



 




這個已經是over
trace
變馬鈴薯泥之後又變回正常皂液了,一點都看不出來之前曾經濃稠到攪拌不動吧





 






 


補充:





  這是第一次打皂失敗,而且完全救不回來的例子。





  滿心期待著要去切皂(4/11),皂出水嚴重,後來才驚覺那是油,不是水。而且整個皂跟布丁一樣是軟的,也搓不出一點泡來。


 






  皂友建議用熱製法救救看,倒了一條進電鍋蒸。說也奇怪,小的矽膠模的皂液沒有鹽粒,大的矽膠模裡很明顯有鹽粒(如食鹽般大小)





  蒸完後,這鍋皂液變成透明的液體,底部只有一點點乳狀的沈積物。我不死心,又拿攪拌棒開始攪,沒想到它又變成豆漿。之後又有攪拌器加速攪拌,並沒有TRCAE的跡象,於是我們把它放到保麗龍箱裡。


 



 





  大概經過半小時,我有偷偷打開來看,它又開始凝結,很像豆漿上的豆皮一樣,所以我可以判斷,這個又會是失敗作品。


 





  後來我自己猜失敗的原因是加入太大量的瀉鹽。之前文章曾提過,我夏天會用瀉鹽來按摩身體,之後使用手工皂,它會不起泡,鹽和瀉鹽的成份不用,所以對皂化所產生的影響也不一樣,瀉鹽過多影響到皂化的進行,所以失敗了,這也是這次學到的教訓。





  只是這鍋鹽我打算放著,測它的鹼度到可用的時候,我還是用來按摩身體(我真是太節儉了)





  結論就是如果要將瀉鹽入皂,建議用量約5~10%,加太多,會產生悲劇的(嗚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喵大大 的頭像
    喵大大

    等待救贖

    喵大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