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名將呂文雄因為深夜在社區附近勸架,反遭圍毆致死。這悲劇,更大的悲哀是,很可能有更多家長、更多親人,今後會告誡好打抱不平的人:還是明哲保身、少管閒事的好!
看到這新聞,我非常難過。這社會逐漸令人失望,逐漸令人憂心其走向與墮落,恐怕是很多人共同的心聲。不過,多數人只是默默的憂心,默默在自己的範圍內,做好分內的角色,這大概是多數「沉默的好人」,最容易選擇扮演的角色。
若要他們挺身而出,他們多半會持保留態度。這其中,有很深的「中華文化深層結構」的脈絡影響。尤其是,這幾百年,在專制封建的體制下,渺小之個人,在時代洪流中常常難以全身而退,遂演化出「菜根譚式」以退為進的價值觀,而時代越動亂,法治越飄搖,愈發促使一般人,寧可抱持「退一步保百年身」、「只掃自家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消極哲學。
即便到了近代啟蒙觀念叩關,出現了魯迅有名的論述「救救孩子」,鼓勵每個人要扛起「黑暗的閘門,放孩子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但不管是大環境的紛擾不斷、價值衝突,或小環境裡法治不彰,惡勢力充斥,依舊使得「庸俗化的菜根譚式」價值,瀰漫人心。管閒事,這類公民社會該有的認知選擇,始終隱晦而難以蔚為主流的民間價值。
其實,魯迅在「肩起黑暗的閘門」裡,用了一個《說唐》的典故,隋煬帝處處設計要殺李世民,李世民偏偏是真命天子,自有高人不斷挺身相助。有一回,隋煬帝設了陷阱,把李世民與一干大將困於城內,準備一網打盡,此時一位無名英雄,挺身扛住閘門,讓李世民一行人逃出去,自己則被萬斤閘門壓成肉泥。這典故,說明了,這世間,總要有人扮演「打抱不平」、「挺身義助」的管閒事角色,即使他是無名英雄而已。
魯迅在民初,揭櫫這「肩起黑暗閘門」的隱喻,用意十分清楚,在專制封建遺緒仍深的社會,沒有人願意多管閒事,沒有更多人願意打抱不平,於是就算引進再多、再好、再現代的新價值,依舊難以照亮這黑暗的大地。
此時此刻,距離清末民初很遠了,距離五四運動也很遠了,反過來看,當時試圖引進中國、帶進這深受東方封建主義荼毒的種種西方公民價值與法治體系,經過這麼多年的植根,特別是在相對比較安定,整體教育水平相對較高的台灣社會,真的就已經培養出很多人願意「扛起黑暗的閘門」,當好管閒事的新公民嗎?高球國手呂文雄「管閒事致死事件」,絕對是個指標。
當我們這社會,還有很多父母會告誡孩子:少管別人閒事!當這社會發生鄰里爭議時,大家還會不分對錯,嚷著:息事寧人!當這社會仍存在家庭暴力,鄰居卻只會:清官難斷家務事!當呂文雄這樣的悲劇發生後,社會上若更多的家門,是關起來,只在家中提醒孩子:你看,不是說過嗎?這年頭啊,少管閒事是對的!
若是這樣,呂文雄就是白死!所以這是一個指標,看看我們是該挺身出來,說呂文雄你是現代公民社會的典範!是扛起虛無、避世之萬斤閘門的好漢!還是,繼續讓黑暗、喧囂的勢力,逐步侵蝕我們社會的光明與正大! (作者為作家)
********************************************
記得美人姐在挖挖哇中有講過一個不知是不是真實事件的故事,大意是說有位先生有感於現在有正義感的人伸手救援被肇事逃逸的受害者,卻往往被家屬或是傷者反咬是肇事者,他覺得世上的人不必這麼好心,幹嘛好心還要惹禍上身,所以他見人就提倡大家要自掃門前雪。
但有一天,事情發生在他女兒身上,就因為他講的話讓鄉親沒人對他女兒伸出援手,他後來很後悔自己做的事,因為這個惡的循環報應在自己女兒的身上。雖然社會上這類事情還是層出不窮,可是現在的警方已經會循監視器或是科學搜證來舉證肇事者非救援者,大家還是要心存善念,至少打個「119」對大家來說只是舉手之勞,卻可能救了一條人命。
呂文雄 先生真的是熱心的典範,真正該被唾棄的是那些藉酒逞兇的人,法官應該要重判他們以昭天下,不然 呂文雄 先生就真的白死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