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見我思-台灣不能沒有石化業?by 呂紹煒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080200311,00.html#


 


    當六輕五期擴建、國光石化(八輕)問題爭議不休時,經濟部長施顏祥說:台灣不能沒有石化業(嗯,百分之百標準的經濟部長思維)。真的如此嗎?台灣真的不能沒有的是什麼?


     施顏祥這句話,某方面而言是「回答錯問題」。在六輕擴建與八輕該蓋與否的爭議中,外界反對者是「新建廠」,而非要現有的石化廠全部掃地出門。所以,就算台灣真是不能沒有石化業,也OK,因為從一輕算到六輕,還有很多嘛。施顏祥也說未來不會有六輕六期、九輕,但,如果已確定這些計畫對環境的負面衝擊鉅大,為什麼不是在這個時點就停住石化業的擴建呢?


     對一個注重經濟成長、發展派的政府與官員而言,環保人士是「有夠煩、有夠討厭的」,但看看過去環保派與發展派的爭論歷史,經過了數十年後,似乎環保派的正確性還比發展派高。


     民國七年代,在那個經濟起飛、相信人定勝天的年代,台灣曾有許多「偉大」的建設計畫,有一個叫新中橫的計畫,要從西部蓋一條公路,穿過著名的八通關草原、從玉山主峰與北峰之間的鞍部越嶺,最後穿越中央山脈南二段東邊廣大的原始森林下到玉里。政府當然說是為了交通便利、繁榮地方、帶來經濟效益等。


     幸好環保人士的反對抗爭,這條路只開了西半部。如果這條公路開了,八通關草原是毀了,玉山不再珍貴,因為開車到鞍部,下車走半小時就登頂。糟糕一點的情況是玉山也毀了,登過玉山者都對其陡峭的碎石坡印象深刻,看看這幾年豪雨的威力,在經過開路的破壞後,玉山大概再難維持原貌了。


     還有,台灣人引以為傲、世界瑰寶的太魯閣峽谷,卅年前曾經有一個花蓮崇德水泥專業區計畫,可以預期真是全部開發,太魯閣就滿目瘡痍;台電為了供應耗電大的水泥工業,還想把立霧溪所有支流建水壩,再建一座水力發電廠。破壞太魯閣峽谷,發出多少電呢?大概是全台發電量的.四五%。天幸這個計畫未完成,今日我們還有一個未被破壞的太魯閣峽谷。


     南台灣的四草、七股有著名的潟湖、海埔地、沙洲、溼地等景觀,也是候鳥最重要的補給站,過境期成千上萬的水鳥飛翔在夕陽中,是南台最美的景觀;更別提這裡還有全球最著名的黑面琵鷺棲息地,來此度冬的黑面琵鷺大概是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二,現在已成立台江國家公園。


     但,可知這片地十多年前也被財團看上,「七輕」就準備蓋在此。七輕的經濟效益不輸八輕吧?此案因環保人士反對,更重要的是主導企業東帝士垮台而煙消雲散。台灣沒有增加七輕這個石化業的「重兵」,經濟並未垮掉,或是說看不出有啥負面影響。但,如果七輕蓋成,肯定不會有台江國家公園,當地的自然美景將被數百支煙囟、上千個油庫的奇景取代。


     在產業發展上,很容易產生「現狀加強回饋」情況。因為有了六輕及其帶來的產業關聯效益,因此,我們會很難想像沒有石化業的台灣經濟會如何。這就像四十年前,當台灣以勞力密集產業為主時,一群經濟學家作出的產業建議報告,認為台灣的勞力密集產業「最具比較利益」,所以政府要「特別加強」。其實,市場有無限可能。沒有八輕,資源會流到別處;生命會自己尋找出路,資源、資金亦復如此。


     台灣是否不能沒有石化業,可以經過很複雜的論證,然後得到迥異的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台灣不能沒有玉山、沒有太魯閣峽谷、還有四草、七股那群必期來年之約的候鳥……



 



 


以下為個人看法


  台灣快變成處處有科學園區、工業區的重污染之島,可是政府為了政治利益,沒有對人民揭露事實,打算惡意隱埋下去。


 


  早年,台灣政府曾打著一個口號「要把台灣變成第二個矽谷」,就技術面而言,台灣人才濟濟、資金源源不絕,要辦到並非難事。但熟知內情的專家都知道,這些高科技工業所伴隨著可能都是高污染,而這些被世紀之毒或重金屬污染的土地根本無法再利用,矽谷之於美國只是冰山一角,放棄了這個科技城美國可以很快找到其他土地另起爐灶,但對於寸土寸金的台灣而言,這塊被宣判死刑的土地,卻可能在財團的包裝炒作之下,變成華廈、公園,甚至再轉賣給農民耕種,讓人民成為最大的利益犧牲者。


 


  每當台灣下大雨時,有多少工廠、公司利用河川暴漲時偷倒廢油、廢水?而這些重污染液體隨著河水氾濫,又流經了多少農地?而種植在這些農地上的作物,它可能是稻米、蔬果、五穀雜糧、棉花或是養殖的水產生物…,這些作物、生物只有一小部份是農人自己食用,絕大多數的去處都是賣至大賣場或是果菜批發市場、也可能是一般的小市場,最後進了不知情的消費者肚子裡。


 


  台南市鹽水溪畔的堤防下,有許多人利用兩岸的淤沙種植農作物,每當我經過看到那麼大面績的種植時,我都會懷疑這些作物的最後去處到底是哪裡?有部份作物會被採收拿到傳統市場販賣吧!而一般人總認為自家種的菜一定最安全,所以會安心食用,只是我想到鹽水溪的污染程度,就不寒而慄,只是我可能也是食用有毒蔬菜的受害者之一,因為我無法確定從市場買來的菜來源為何。


 


  因為怕食用到重金屬、農藥殘留的蔬果,很有人願意花大錢買有機食物。就我的了解,很多人對「有機」的觀念在於「沒有使用化學肥料」、「沒有噴農藥」的階段而已,這實在是令人憂心。舉例來說,種植有機作物的人,真的很用心沒有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可是當下雨時,雨水伴隨著工廠排放的空氣污染物,落到了那塊農地上,而植物吸收了那些污染,此時這些作物就不能稱作「有機食物」了。


 


  或者,這些有機作物種植在中、下游部位,可是上游的農地有噴農藥,這些農藥也會經由雨水或河水的沖刷流至中、下游被其他作物吸收。


 


 也可能這些有機作物的灌溉渠道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污染了,層層環節只要一處脫勾,消費者就可能當了冤大頭,且吃下污染物而不自知。


 


  再說這些大公司,口口聲聲說有給地方回饋金,可是回饋金最後由地方政府統籌運用,真正受害的鄉民不一定能夠享有回饋,還必須忍受高度污染。而鄉民最後一絲絲期待是大公司能提供穩定的工作機會,可惜這些公司所要的人才不是青春的肉體就是要高學歷,住在工廠附近的老弱婦孺們混口飯吃還要看公司願不願意聘雇以日計薪的臨時工,作業性質還是勞力密集型的工作。


 


  這些財團大老闆們會在乎污染嗎?我覺得不會,因為他們可以花錢從國外進口新鮮又高級的食材,每年也會花很多錢在健檢養生上面。污染國土和踐踏鄉民的健康和生計之下所得到的利益年以百億來算,等到土地無法利用時再想辦法脫手,或是用「要把homebase遷離台灣」這個威脅要政府出面擺平一切紛爭,財團不只雙贏,根本就是通殺。


 


  台灣從北到南,從東到西,有多少個工業區或是科學園區?每個園區都被充份利用了嗎?我不是專家,無法提供正確答案,但政府一定心知肚明。要用國土和國人的健康來換取政治和財團利益,我個人是強烈反對,我不希望從小生長的國家以後變成烏煙瘴氣的島嶼;我不希望吃下的每一口食物都殘留著重金屬污染;我不希望健保第六類保險人最後變成最多的癌症患者;我也不希望在無知政府的政策之下,富者恆富,貧者恆貧,而貧者還要到行政院門口跟政府官員下跪,或眼看花費心血養殖的農作物死去而欲哭無淚、無語問蒼天。


 


  其實政府也不用花心思想什麼口號去催生,再不想對策改善污染問題,每年的癌症死亡率一定大於生產率。政府官員們也不要以為不住在污染區就不會中毒,想想你的食物從哪裡來的再說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喵大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